動起來防癌生活

星島日報 報道,癌症乃現時全球的頭號致命殺手病,但有專家指,逾三分一癌症可透過體重控制、適當飲食及運動來預防。 多與生活習慣有關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(香港)教育主任兼註冊營養師趙詠頤(上圖)指,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,本港最常見癌症頭五位分別為肺癌、大腸癌、乳癌 、肝癌 及前列腺癌,死亡率最高分別是肺癌、大腸癌、肝癌及胃癌。 趙指:「本港十大常見癌症中,除非黑色素瘤皮膚癌 及非霍奇金淋巴瘤外,其餘八個均與運動、飲食以及吸煙習慣有關,其中因為吸煙致癌佔百分之二十至三十;另遺傳因素佔百分之五至十,因病毒感染致癌的約佔百分之二十。」癌症與身體細胞病變有關,而導致細胞病變的成因複雜多變,以下致癌因素可略供參考。 癌症 及 致癌因素 肺癌 – 吸煙、長期吸入致癌物質及攝取高劑量胡蘿蔔素。 肝癌 – 飲酒、感染乙型肝炎病毒、身體累積過量黃麴毒素(如發霉花生可含黃麴毒素)。 胃癌 – 攝取過量高鹽分食物、感染幽門螺旋菌。 乳癌 – 飲酒、過多體脂、過重及缺乏運動。 大腸癌 – 進食過量紅肉、加工肉類、飲酒、過多體脂、纖維量不足及缺乏運動。 運動助抗癌 根據政府有關研究數字指,現時本港只有約百分之二十五人士,可以維持每星期三天,每次做逾十分鐘運動,約百分之五十三人士則完全無做運動習慣。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,每天進行三十分鐘或以上運動,如急步行或緩步跑,有效改善心肺功能、燃燒脂肪,以控制體重,同時亦有助降低患癌風險,「運動加快腸道蠕動,縮短腸道承受致癌物質的時間,故對預防大腸癌特別有效。」趙詠頤稱。 現時超過百分之四十的香港人口有過重問題,而體脂過多與六種癌症的關係甚為密切,包括大腸癌、更年期後乳癌、食道癌、胰臟癌、子宮內膜癌及腎癌,故日常飲食應避免高脂、高糖食物。趙詠頤提醒大眾,食物比例及種類對防癌極為重要,植物性食物包括各類型蔬果、全穀物及豆類,應佔日常飲食的三分二,肉類、奶品類及魚類則應佔三分一,「應以糙米、全麥麵包等含豐富膳食纖維及營養素的全穀類,取代白米及白麵包等精製類食物;肉類應以雞、魚等白肉為主,每星期不建議進食逾十二両半的紅肉,如豬、牛及羊等。還要謹記每天進食五份蔬果,而一碗半熟蔬菜已相等於三份蔬菜,分開早晚進食並不困難。」 預防建議 避免吸煙及吸入二手煙。 於體重不過輕情況下,愈瘦愈好。 每天最少運動三十分鐘。 少吃高糖、高脂、高鹽及低纖維食物。 避免進食加工食物及限制紅肉攝取量。 避免飲酒,如飲用,男士每天不宜逾兩杯、女士一杯為限,紅、白酒每杯約125ml。 不建議服用營養補充劑來預防癌症。 節錄自: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article/100126/3/gbh1.html

Read more

中央肥胖 低脂良品

大肚腩除影響儀容,中央肥胖更易致糖尿病和心臟病等併發症,積極做運動及控制飲食是減肥的不二法門。傳統油炸食品乃減磅大敵,幸經改良食材及配料後,高脂油物也可變成低脂高營良品,即使肥胖人士也適合食用。 文:Ann 部分圖片:何健勇 男性患者上升 衞生防護中心曾於2004及2008年就港人體重進行調查,結果發現男性超重及肥胖情況有上升趨勢,相反,女士肥胖問題則有紓緩迹象,這或與女士較注重體態有關。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註冊營養師陳玉儀指,都市人經常超時工作,無暇做運動之餘,常出外用膳增加了油分及鈉質攝取,容易超標,「尤其男士應酬多,過量飲酒可以引致肥胖,更易致大肚腩,每克酒精有7kcal,程度僅次於脂肪(每克脂肪有9kcal)。」 可誘發冠心病 中央肥胖即俗稱的大肚腩,據《國際中央肥胖2007年調查報告》顯示,本港約有四成人有中央肥胖問題。陳玉儀指,隨年齡增長,新陳代謝 減慢,加快脂肪積聚,如再加上暴飲暴食、缺乏運動,四十五歲後出現中央肥胖機會很高。中央肥胖最令人關注是它可引起不同健康問題,有別於皮下脂肪,藏在腹腔(肚腩)內的深層脂肪包圍着肝、腸胃及腎等重要器官,當高危脂肪愈積愈多,便會釋放出游離脂肪酸,導致血糖升高(引發糖尿病)、血脂異常及血壓上升,引致各種心血管病,包括冠心病及中風等。 揀飲擇食 陳玉儀表示,出外進食難控制食肆用油分量及質素,如「萬年油」含反式脂肪,會加快壞膽固醇的製造,不利心血管健康,故肥胖人士還是自己煮食較健康,每餐2茶匙油最合宜。經常出外進食者,最好避免吃太多煎炒炸類食物,以湯飯、湯米及粥類代之。也要注意鈉質攝取量,每天最多1至2茶匙鹽,梅菜、豆豉、味精湯等可免則免。她提醒大家,大腦平均需要二十分鐘至半小時才接收到飽肚訊息,進食太快易吃多了也不自知。 患者飲食小貼士 1. 定時定量進食,遵守三低一高的飲食方法(低糖、脂及油,多吃高纖食物),如吃少油蔬菜增加飽肚感。 2. 應多吃全穀麥麵包、紅糙米等攝取更高營養素。 3. 出外食進盡量別額外添加糖、鹽,自煮可以新鮮香料代之。 4. 糖尿病者更要注重營養均衡,胡亂減肥易令血糖大上大落,可能使病情惡化。 ■別額外添加糖分。 ■中央肥胖可致血壓上升。 ■少油蔬菜可增加飽肚感。 ■食肆乾炒牛河一碟平均有六茶匙油。 原文: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article/090902/3/e130.html

Read more

港男嚴防中央肥胖

(星島日報報道)星期日(6月17日)便是父親節,作為父親的,亦該藉此提醒自己多關注身體健康。只因不少已為人父或人到中年的男士,都有中央肥胖症,此亦為港男的普遍煩惱。 香港肥胖醫學會副會長高天才醫生表示,若東方男性的腰圍達九十厘米(即三十六吋)或以上,醫學上便稱為中央肥胖症。中央肥胖往往乃能量不平衡使然,當身體貯存了過剩的能量時,便會形成脂肪積聚。有充分證據顯示中央肥胖症人士,有較高的死亡率與發病率,而中央肥胖更是心腦血管病的誘因,所以這亦為人體健康水平的一個指標。男士較女士早出現中央肥胖的問題,往往與他們的生活環境及健康質素有關,如缺乏運動、飲食習慣不均衡和長期受壓等原因,均令現今不少男士於三、四十歲之年已成為中央肥胖症人士。因此高醫生建議大家要小心監控腰圍尺碼、保持飲食均衡、做足夠運動及切勿吸煙。 宜做針對性帶氧運動 若希望改善「大肚腩」身形及身體健康狀況,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課程(AASFP)總監周錦浩認為,第一步該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,再配合運動,才能事半功倍。運動方面,建議進行全身性的動作,如急步走、游泳與散步,以及作肌肉性的訓練如「捲腹」。 對於中央肥胖症人士,由於心臟乃一大受威脅的部位,故多做帶氧運動如踏單車、游泳、行山及行樓梯等,對身體有益處。不過,剛起步做運動的中央肥胖症人士,周錦浩並不鼓勵他們進行劇烈的跑步運動,因其身體重量分布不均,易讓腰部過分受壓。

Read more